以肩负提高职场人士的“定位”与“能力”为宗旨的深圳赢在起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辖下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中心,成功帮助了超过2万位客户走向成功;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本测评系统一直被奉为仪器化职业测评行业模仿的标杆。
今日,本报继三年前采访叶上渝先生之后再度诚邀其接受专访,经历了两年的沉淀与升华,今天的赢在起点CEO叶上渝先生,会给我们带了怎么不一样的感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很高兴再一次邀请到叶总接受专访,现在的您已经是中国职业规划行业独有特色的一家机构了,请问今天的赢在起点和您与三年前有什么区别?
(叶上渝):今天的我们和过去有了一些不变和变化,我称之为“一同一不同”。一同是我们从创业伊始直到现在,始终坚持以解决职位和薪资方面的瓶颈为己任,一直肩负起这份社会责任,这也是恒久不变的事情。一不同的是我们对职业规划报告的可执行度的要求比以前变得更加严苛,赢在起点无论是职业规划测评水平还是报告实施环节都我们都提出“最高的品质”;现在我们更加专注于为每一位职场人士提供最快捷的薪资提升路径去真正意义上的帮助会员。
(叶上渝):最深刻的是我们在项目初期为全国多个产业园和各地商会以及协会,多达1000多名职场人士进行职业规划,本来我们计划是免费进行的,但是他们觉得报告对他们来说很有用,有的甚至说对其一生的影响和触动都比较大,愿意自发的捐助这个人力资本研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网上也充斥着大量免费的职业心理测试,但很多不严谨和不科学的。并非任何心理测试都可以作为人员评价和人事决策的依据。只有那些经过检验的“良好”的测试才能被运用。一个具有良好使用价值的心理测试,必须应该是经过严格验证的,并能够满足到首要的基本条件——标准化,标准化是指测试的编制、施测、评分和测试分数解释必须遵循严格统一的科学程序,以保证所有被试者是公平的。
(叶上渝):我从2002年踏入人力资源岗位,到现在也有12年的时间了,以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市面上普遍的职业生涯规划都缺乏系统性及衔接性,而且价格不菲,基本都在三千元以上,企业高管的话甚至高达过万元,所以我联同两位985学校的老教授,自主研发了两套系统,分别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本孵化系统。
所以马云在赢在中国里点评也常常说,先要懂得做对的事,然后再试着把事情做对。定位不对,方向不对,你怎么努力都不会对。
(叶上渝):一句话:“职业定位为根,对各个行业岗位的了解为干,过去的工作经验为茎,学历和证书为枝叶”,这也是职场晋升的精髓,如果你对各个行业和岗位没有一定的了解,哪怕你再了解自己,你都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生长,不知道什么样的岗位适合自己。
所以这也是每年我们都会和盖洛普、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等合作,购买他们的行业报告以及薪酬报告,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些岗位是在上升期,加上我们自身十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对各行各业的了解,根和主干都有了,职业规划就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事情。
(叶上渝):学好职业测评的技巧和方法,两年时间左右也就够了,但要达到对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了解,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我认为都远远未够。
(叶上渝):未来,赢在起点要做职业规划的连锁机构,把职业规划点像新东方一样,开到每个省会城市,赢在起点的职业报告和路径规划可以达到像盖洛普、麦肯锡那样的品质。未来的赢在起点是一家融职业规划、学历证书和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投资公司,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开设30家分支机构,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职业规划第一品牌。